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不再局限于疾病的治疗,更期望在就医过程中得到温暖、尊重与关怀。2024年9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 - 2027年)》。该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展开。方案明确提出,要将“相互尊重、保护隐私、严守法规、加强沟通”作为核心原则,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水平,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增强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这一时代背景和政策引领下,青海红十字医院妇一科积极响应号召,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迅速行动。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地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活动。医院的长廊里,妇科病房承载着无数女性的期待与不安。在这里,医护人员不仅用专业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更用贴心的人文关怀为她们带来温暖与力量。他们深知,护理工作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呵护每一位患者的心灵。因此,大家努力从细节出发,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加舒适、温馨的环境。
术前鼓励:加油牌相伴信心倍增
手术前的焦虑与紧张是每一位患者都难以避免的情绪。为了缓解患者的术前压力,我们在患者的床尾放置了“术前加油牌”。这不仅仅是一块简单的牌子,它承载着我们对患者的鼓励与祝福。加油牌上写着温馨的话语,如“加油,您是最棒的!”“我们与您同在!”等,让患者在踏入手术室之前就能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坚定支持,患者的心理过程也是正向心理暗示链。同时加油牌还起到了提醒患者禁食的作用,避免了因疏忽而导致的手术延误。此外,它也为护士们提供了便利,帮助她们更快地识别当日手术患者,提前做好手术床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流程顺畅进行。
在妇科病房,大家始终坚信,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爱与关怀的延续。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文关怀举措,希望能够为患者和护士营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高效的医疗环境。未来,科室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多的人文关怀方式,用专业与爱心,为每一位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术后关怀:黄瓜贴唇,润泽身心的双重疗愈
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因为禁食禁饮而感到口渴难耐,而频繁的饮水又可能影响伤口愈合。为了让患者在术后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舒适与关怀,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了“黄瓜贴唇”的方法。新鲜的黄瓜富含水分,天然食材零添加,降低过敏风险,将其切片后轻轻贴在患者的嘴唇上,不仅能为干燥的唇部提供滋润,清新植物气息还能转移术后焦虑。这一小小的举动,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患者术后的不适,也温暖了她们的心房。患者们纷纷表示,这种贴心的护理方式让她们在脆弱的时刻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夜间呵护:夜灯微光,守护安宁
夜幕降临,病房内的宁静是患者恢复的关键。然而,护士们夜间巡视病房时频繁开关大灯,往往会打扰到患者的睡眠。为了在不影响护理工作的同时,保障患者的休息质量,我们配备了小巧的夜灯。夜灯的光线柔和,护士们将其别在胸前,如同一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病房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微光下,护士们可以清晰地观察患者的情况,而患者则能在不被打扰的环境中安心入睡。这一细节的改变,不仅提升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也让护士们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文/图:妇一科
审核:王烈宏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