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技术】青海红十字医院血管外科成功完成一例Ⅲ型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
2024-03-21 09:16:10近期我院血管外科完成一例Ⅲ型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患者女性,54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4年来我院就诊。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以“右侧Ⅲ型颈动脉体瘤”收住院。
完善术前检查后发现头颈部CTA可见到瘤体已完全包裹患侧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全部包绕,手术风险相对较大。经过我院多学科会诊讨论后决定行手术治疗。
术前CTA检查
因肿瘤巨大,除颈动脉外还累及了多个器官结构,与会的专家们详细评估了术中肿瘤本身大出血的风险、颈动脉损伤脑缺血的风险及颅底、口咽部重要神经、组织、结构损伤的风险等,并做出了详尽的手术策略和风险预防与解决预案。术者需在完整地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损伤,在切除过程中保持颅内的正常供血,更要做颈内动脉重建的准备。手术采用全程脑血氧监测随时评估脑组织供氧情况。从耳后至颈侧方中段做切口,随后切开胸锁乳突肌前缘、探查整体肿瘤、游离及保护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对每一处出血点都进行精细止血。从颈总动脉分叉处开始,先游离颈外动脉,在其被深埋在瘤体下方,受瘤体挤压而迂曲纤细,故操作十分困难。仔细游离、精细止血,同时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口咽部集群等重要组织结构,从颈动脉分叉处一直到颅底,逐步切开瘤体组织,将颈内动脉从中完全游离,完整地切除了肿瘤。手术历时3小时,术后患者转急诊ICU 监护治疗,顺利脱机拔管,患者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伸舌偏斜、吞咽障碍、转颈不能等特殊不适。
文献回顾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又称副神经节瘤或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种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罕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发病率低(1:30 000),占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60%。国内外临床相关文献报道,其多发于30~4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远超男性发病率,男女比例约1:31.2,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更为少见,有家族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考虑同慢性低氧刺激及女性激素变化有关。因体瘤发病部位特殊,时常累及颈部重要神经和血管,病变发展后可能引起相关的占位症状,故目前国内外主张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
目前,临床多根据颈动脉体瘤瘤体大小及血管壁浸润程度进行Shambin分型:ShambinⅠ型为局限型,瘤体与颈动脉分叉粘连轻;Shambin Ⅱ型为部分包绕型,瘤体体积较大,颈内、颈外动脉被瘤体部分包绕;Shambin Ⅲ型为完全包绕型,瘤体体积巨大,颈内、颈外动脉被瘤体完全包绕。但有研究指出Shambin分型不能有效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对Shambin分型进行了改良;有研究提出Shambin分型结合颈动脉体瘤距颅底距离及肿瘤体积可更好预测出血和颅神经损伤的风险。本例属于Shambin分型 Ⅲ 术前头颈部CTA可见到瘤体已部分包裹患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被全部包绕,因瘤体较大,故该患者的解剖变异。面神经下颌缘支、舌下神经、舌神经、迷走神经等神经解剖困难。
图/文:陈鑫章
审核:李南飞 刘唐春 李翔